6月12日凌晨4点,在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望江乡武坪村黄花基地,村民们已经开始采摘新鲜的黄花。7点,收购黄花的商户准时来到村委会门口,一篓篓新鲜的黄花在秤重、装袋后将被运送至市场。
黄花是饕客们的“季节限定”,也是产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近年来,渠县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大力推进以黄花为龙头的“7 3”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发展。粮油产业和特色产业同步发展,成为渠县强村富民的重要抓手,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粮油产业夯实粮食根基
今年,渠县宝城镇种粮大户江恩军在宝城镇流转了1000多亩高标准农田,用于种植水稻。
“高标准农田建设好后,资源利用效率高,节水、节肥、节药、节人工成效明显,而且由于基础设施大幅度改善,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稳产高产,达到了产出能力高、抗灾能力高。”江恩军说。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米袋子”的基础。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既是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物质基础,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要求。
近年来,渠县高位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县目前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51.65万亩。今年,渠县启动了农田水利三年大会战,按照“大中小微并举,蓄引提灌排结合”思路,加快推进中小河流堤防、水库水渠等水利设施项目建设,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结合撂荒地整治清零,严守耕地红线,奋力打造新时代“巴渠粮仓”。
去年,有庆镇太阳村种植大户杨波种植的水稻迎来了大丰收。根据计算,实际收获面积3000亩、产量2100吨。按照市价,除去生产成本及流转费,杨波的毛收入达到225万元,每亩能赚750元左右。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水稻收割后,稻田里种上了油菜。采用“稻油”“稻麦”轮作模式,不仅可以改良土壤,促进粮食生产,还能大幅提高农民收入。
“渠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继续擦亮产粮大县‘金字招牌’,努力将我县打造成川渝地区优质粮油‘米袋子、油罐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渠县力量。”渠县县委书记王飞虎说。
据了解,渠县加快“藏粮于技”步伐,持续擦亮“农业大县”金字招牌。按照流域、轴线、园区布局理念,构建“一核六区八支点”,以“绣花”功夫大力发展“2 n”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打造1万亩“农高芯谷”水稻育种基地,不断升级壮大26个现代农业园区,逐步形成国、省、市、县现代农业园区梯次发展格局。
此外,渠县还积极探索、推广数字农业,打造农田水利数字监测平台,提高耕种机械化率,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路径
宕渠美景六月天,又闻遍地黄花香。
眼下正是黄花的盛花期,凌晨4点,武坪村的村民们就挎着篓子、戴着头灯来到黄花地里,开始星空下的采摘。
渠县是“中国黄花之乡”,产出的黄花色泽鲜明、香气浓郁、肉质肥硕、条干粗长,被列为“席上珍品”,独具“七蕊”、全国唯一,享有“黄花之后”美誉,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渠县大力扶持黄花特色产业,从新品种培育到种植再到产品深加工,已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黄花全产业链发展布局。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对标四川省现代农业“10 3”产业布局,将黄花纳入现代农业“2 n”产业体系大力培育。目前,全县种植黄花31710亩,年产鲜黄花6万吨,产值约3.8亿元。
从田间到餐桌,黄花被包装成40多个系列产品,申请了30多项专利。“我们这儿的黄花加工产品的特点是色泽黄润、香气浓郁、肉质肥硕、条干粗长,采用的加工方法也最大程度保留了鲜黄花才有的营养和色泽。”黄花深加工企业负责人张伟表示:“接下来,我们将致力于黄花产品的多样化加工,延伸到保健食品、营养代餐产品、护肤品等。提高黄花附加值,让黄花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走进新市镇宕渠花果山,阵阵桃香随风袭来。始入初夏,四川省硕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桃子种植基地的300余亩加洲红桃进入采摘期。硕源农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在全县12个乡镇发展水果12000余亩,所有的果树按时节依次挂果成熟,让游客季季有果可采。
近年来,渠县通过粮油产业促振兴、特色产业促增收“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大力发展以新型专业农民专合社和科技高效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始终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做大做强优质粮油、畜禽养殖、优质水产以及优质特色农业。另一方面,通过促进农业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加工链、扶植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和收入机会,将渠县优质农产品品牌的路子延伸、扩宽,使渠县的优质农产品直接从农田走进工厂、从工厂走进千家万户。
(严衡丹)
(责任编辑:李鑫)